索引号:12331003E96936103G/2019-84202 | 发布机构: 黄岩区 |
生成日期:2019-01-1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失效 | 文件编号: 黄政办发〔2019〕1号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JUYD01-2019-0001 |
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 ||||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我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激发传统制造业新动能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以传统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精准聚焦、分类施策、重点突破、政策保障,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手抓,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切实推动工业机器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水平,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努力建设具有黄岩特色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二)总体目标。围绕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总体目标要求,深入实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77工程”,重点聚焦模具制造、塑料制品、电动车、医药化工、机械电气、食品饮料、工业美术等七大重点产业领域,实施数字化设计提升、智能化技术改造、“千企上云”“未来之星”培育、服务型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数字化园区建设等七大专项行动,推动黄岩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到2022年,全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完成“522”目标: ——五个不低于:全区传统制造业领域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亩均增加值年均提高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25%,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区GDP比重不低于30%;产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重点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两个百分百:黄岩传统制造业企业装备数控化水平全省领先,其中模具制造和塑料制品两大黄岩特色优势行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和装备数控化率达到100%,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两个20个家:全区建成20家左右数字化车间(含无人工厂),核心领域骨干企业智能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制造水平跃上新台阶;全区数字经济领域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家左右。 二、聚焦七大领域,以点带面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一)模具制造产业领域。积极推广以产品3D数字化模型为主要特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设计、产品数据管理、网络环境下产品协同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设计环节数字化水平。大力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先进数控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装备的推广普及。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建设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创新应用远程运维、协同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模塑行业大数据云平台,促进模具行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二)塑料制品产业领域。深入推进省级塑料制品行业“机器换人”试点,加强典型案例宣传与技术对接交流,引导企业应用全自动配料控制系统、新型节能注塑机、高精度机械手、自动化包装线、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及系统,提升行业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引导专业市场深化“互联网+”新模式,实施全方位电商运营。 (三)电动车产业领域。推进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的普及推广,加快设备联网改造,加强生产环节和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连续生产、联网管理、集中管控;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车间和无人工厂建设,试点应用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升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和整车生产的质量水平;搭建行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互联网+”应用,探索互联网营销新模式。 (四)医药化工产业领域。加快制造执行系统(MES)、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智能制造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普及、应用,提升医药化工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加快虚拟现实(VR)、3D打印等数字技术在研发环节的应用,提升技术创新效率与水平。加强医药化工企业的绿色安全信息化管理,推进危险化学品行业自动报警等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 (五)机械电器产业领域。引导电机、喷雾器、泵阀等特色传统机电装备企业加大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引导家电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扫地机器人、清洗机、净水机、净水器等智能小家电;壮大机器人及智能成套设备产业,推动机械电器行业智能升级。 (六)食品饮料产业领域。鼓励引导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全过程可视化的质量追溯体系。支持休闲食品、营养保健品、罐头产品企业积极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普及推广成套化、智能化食品生产装备及包装线。深化大数据在企业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应用,支持企业探索电商新模式。 (七)工业美术产业领域。引导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系统(CAD、CAM、PDM),积极推广虚拟现实(VR)、3D打印等设计新模式,提升研发设计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引导企业集成应用新型传感器、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智能化的儿童玩具、文教用品。 三、实施七大行动,打好数字化转型组合拳 (一)数字化设计提升行动。推进省级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提升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数字化设计领域有影响力的品牌设计机构和知名设计师团队,引领区域设计数字化发展;依托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以订单、契约、股权等多种形式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设计服务,加快设计成果的产业化。实施“设计+”行动,培育一批数字化设计示范企业,鼓励传统产业企业积极应用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系统(CAD、CAM、PDM等),积极推广虚拟现实(VR)、3D打印等智能化设计技术,提升企业产品设计周期、降低研发设计成本。鼓励发展众包、众创、众设等协同创新新业态,推广“设计+科技”“设计+资本”等工业设计共享经济新模式。力争到2022年,全区传统制造业领域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实现全覆盖,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服务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 (二)智能化技术改造行动。聚焦模具制造、塑料制品、电动车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组织行业智能制造专家,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诊断和咨询服务。在分行业“机器换人”基础上,以安全生产、中水回用、余热余压利用、废水处理等领域为重点,实施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效果好、改造成效明显的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项目,举办智能化技术改造分行业现场会、对接会,升级推进行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实施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选择基础条件好、智能化水平高、改造意愿强烈的骨干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争创省级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试点。力争到2022年,黄岩区重点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传统制造业领域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65%以上,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000台,建成数字化车间(含无人工厂)达到20个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 (三)“千企上云”行动。开展企业上云培训和技术对接服务,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领域大中型工业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向云上迁移,推进管理上云和业务上云,开展基于云的移动化、互联网化业务落地和智能化提升。以“浙江(黄岩)塑料日用品百货电商货源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快黄岩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以创建互联网“双创”平台为抓手,集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互联网精准营销,培育一批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力争到2022年,全区传统制造业领域上云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责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区商务局) (四)“未来之星”培育行动。强化产业主体培育,内提增量,外引龙头,着力培育一批“未来之星”企业,构建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共生的产业发展新生态。积极扶持以实时软件、陶氏软件、羽化网络、零壹科技、西诺电子、中瑞电子等为代表的本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公元智能、德库玛机械等企业培育壮大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支持晨哆数控等企业发展数字化模具加工装备产业。聚焦数字经济前沿产业领域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领域,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强化产学研交流合作,招引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孵化培育独角兽企业、单打冠军企业,抢先布局前沿产业。(责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 (五)服务型制造发展行动。加强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物联网芯片等技术在产品中的集成应用,提升企业远程诊断、产品追溯等服务能力。积极推行“制造+服务”模式,引导模具制造企业拓展基于互联网的故障预警、远程运维、质量诊断等在线服务,推动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积极争创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电动车、塑料制品、工艺美术等行业积极开展互联网众创设计,大力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力争到2022年,全区传统制造业领域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家左右。(责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 (六)工业互联网搭建行动。鼓励模具制造、塑料制品、电动车等已有一定基础的细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工业信息工程服务商、软件企业等合作,建设具有专有技术、专业知识、开发工具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争创省级行业工业互联网试点。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提供“专有云+大数据”服务,支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精准、适用的服务。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面向黄岩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工业APP,积极争创省级工业APP试点。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搭建互联网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平台,营造良好“互联网+”创新创业支撑体系。(责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 (七)数字化园区建设行动。支持智能模具小镇、小微园加强新一代技术的应用,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数字化服务功能、创新生产性服务等智能化发展,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上的智能化应用,建立行业企业间创新链、供应链和服务链的互联互通,形成创新、协同、精益、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体系。联合行业骨干企业、专业创新促进机构、高校院所等,建设一批面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和创新空间,支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责任单位:智能模具小镇建设指挥部、区发改局、区经信科技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发改局、区经信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委人才办、黄岩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金融办、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委网信办等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黄岩“数学黄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其统一领导下,发挥好七个传统制造业区领导联系制度,研究协调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落实年度工作计划;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协作,发挥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的组织和领导。甄选智能化技术改造专家、行业专家,成立黄岩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积极参与七大专项行动的咨询服务,为引导和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 (二)加大政策扶持。统筹产业、科技、财税等各项政策,切实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改造、“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培育创建等试点,争取省级工业与信息化重点领域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用地重点保障。贯彻落实台州“人才新政三十条”,深入实施“引才计划”“500精英计划”“百名英才集聚工程”“海外工程师计划”和“黄岩籍创业创新人才回归工程”,强化人才政策向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倾斜。(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财政局、区经信科技局、黄岩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三)加大金融支持。针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需求,加强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帮助企业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在传统制造业提升产业基金中加大数字化改造项目的支持比例与力度,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性投资基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鼓励本地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面向数字化改造融资专项服务,积极探索融资服务新模式。(责任单位:区金融办) (四)强化基础保障。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按照统分结合原则,落实台州市“大数据归集共享大会战”,推动建立全区统一、共建共享的政府数据基础设施平台,完善黄岩数字政府共享体系。建设信用信息应用服务体系,逐步打造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库。加强与信息基础设施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5G、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等设施与应用,加快部署建设感知互联设施。统筹建设云数据中心,加快推进传统数据中心整合改造,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发改局、区经信科技局) (五)塑造良好氛围。落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行“妈妈式服务”,深化工业企业服务直通车工作机制,深入实施“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人才专项,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着力引进培育“数字工匠”队伍。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作用,大力引进各类专业交流活动。加强宣传引导与经验总结,宣传推广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和示范项目,提升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发改局、区经信科技局) 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