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86/2018-148136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18-08-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18年上半年行政审批科工作总结 | ||||
|
||||
今年以来,行政审批科做好“减、扩、破”,出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经济发展意见》,在全市率先实现本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减少审批环节42个,行政审批提速50%以上。今年以来变8526个承诺件为即办件,占办件量的70%以上,上半年全区通过网上登记注册成立的企业共计1528户,申报率达到95%以上居全市首位。 主要做法: 一、做足“减”,办理流程更顺畅 一是“审核合一”减环节。全市率先全范围全业务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工商注册登记所有事项均由同一登记人员负责完成受理、审查、核准等各环节业务,改变原有的多层次审核程序,实现行政审批环节大瘦身,缩短审批时间一半以上,审批效率双培提升。同时,将名称预先核准和企业登记两个环节合二为一,改变原有的先核准名称再进行企业登记的工商登记流程。名称预先核准资料不齐全的允许企业先行核准名称,设立(变更)登记时补交申请资料即可,已减少群众跑腿1万次以上。 二是“数据共享”减材料。对可通过内部数据库和部门间共享平台直接提取的登记提交材料一律免于企业提交,共精简同一自然人身份证复印件、章程复印件、变更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涉及行政审批事项103项,精简材料数居全市首位。在特色小镇、各类市场、小微企业园区等集中经营区域,采用场所证明由管理单位统一出具形式,免于申请人提交,目前,该政策已惠及千余家园区市场主体。 三是“口头申请”减往返。全市创新实现执照办理“口头申请”,申请人无需准备和携带任何表格,直接口述申请内容,由办理窗口代填报申请材料,打印后交申请人签字确认即可,最大限度避免申请人因提交错误的登记申请表格造成不必要的多次往返。今年以来,已为超过1万的申请人办理了“口头申请”营业执照,受到办事群众的广泛欢迎。 四是“企业开办”减时限。从6月起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平均2个工作日办结,最快当场办结。常态化企业开办是指企业办理名称预核、营业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到最终领取税务发票的一系列过程。在改革之前,开办企业一般需要20个工作日,涉及5个部门8个环节,办理过程中要多部门多头跑。针对这一现状,行政审批科对常态化企业开办的整个流程和办理时限进行优化。由专人负责一次性收取所有资料,避免企业重复登记、重复提交资料;完善“代办专员”制度,借助政银合作,为企业提供免费代办、全程提供一对一“私人定制”专员服务,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最多跑一次”。 二、立足“扩”,服务对象更包容 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推进。多措并举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采取每周例会的方式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水平的提升。(二)严格按照全省“最多跑一次”事项“八统一”的要求梳理提交材料,杜绝自行增加申请材料的现象,许可申请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三)与行政服务中心共同牵头商事登记领域无差别受理“受办分离”改革,为工商通办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四)进一步扩大“一证通办”工作范围。(五)局长定期亲至窗口坐岗,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六)连续四年周末无休日办件,累计为千余企业及群众提供周末办件服务。 二是“主体类型”登记方式再扩展。全省创新实现个转企登记由“一注一设”向“直接变更”转变,实现个体工商户到企业的直接变更转型。另外,在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个人独资企业直接变更为有限公司。改变原有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注销和公司新设分开进行的“个转企”登记模式,实现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到公司的直接变更登记,即直接变更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及类型。变更记录可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直接查询,解决了原“个转企”企业无法查询到变更记录的问题。目前已完成全年“个转企”工作任务的70%以上。 三是“证照联办”工作范围再扩大。全市率先将三小一摊登记证、食品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统一核发载有许可事项的营业执照,不再核发许可证。今年以来已办理了423份“证照合一”营业执照。将商事登记“证照联办”、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再增加药品经营(连锁门店)、医疗器械和食品生产等3个行业。目前,全区已有26个行业实行“证照联办”,共精简申请材料255份,减少审批环节23个,压缩承诺时限12%以上。 四是“免费帮办”服务网点再扩增。在原有行政服务中心免费代办专区的基础上,将“企业登记网上代申报”服务推广至39个政银合作银行网点、各市场监管所及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为申请人提供一条龙免费帮办,切实解决部分群众认为网上申报程序繁琐、操作困难等问题。各网点创新引入便捷身份证读取设备,读取申请人的身份数据实现身份认证,免于申请人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三、着力“破”,营商环境更优化 一是破解“准入准营不同步”难题。有序推进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生产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等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的一窗受理,破解“准入准营不同步”难题。以“一件事”为单位,由申请人一次性提交审批所需的申报材料,综合窗口进行一次性受理、核准,企业“最多跑一窗”实现“营业零时差”。如台州市黄岩张芝祯大药房只跑了一次就同时办理完成了原来至少需要跑四次的《营业执照》与《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变更登记。 二是破解“档案登记两地办公”局面。今年1月起,企业登记档案查询、食品药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窗口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结束了“档案查询”和“注册登记”两地办公的局面,真正实行“一个地点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根据《黄岩区自行调取工商登记信息减少企业群众跑腿实施办法》的通知,免于群众自行提供各类工商登记信息证明,切实解决一些部门和领域要求群众开具工商登记信息证明过多过滥的问题,避免群众来回往返。 三是破解食品经营许可“过户”难现状。今年以来,行政审批科努力探索高效、便捷食品经营许可新模式,切实解决食品行业快速流转实际需求,实现食品经营进入绿色新通道。该局根据省局《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指导精神,积极探索营业转让,继去年实现全市首张个体“盘店”执照后,又一次创新个体户食品经营许可证负责人变更业务,通过变更经营者,延续原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地址等方式,满足群众个体工商户营业转让的快速流转实际需求,切实解决工商登记与实际经营不符的问题。 四是破解“重大投资项目审批难”问题。设置特殊业务登记专窗,围绕地方中心工作,对区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股改项目、外资引进项目等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业务骨干把关负责,提供提前介入、咨询指导、解答难题、专人跟进等全流程服务,实现“即审、全时、高效”办理,积极促进各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落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