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9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17-10-12 11:47   来源: 黄岩公安分局 字体:[ ]

 

     黄公函〔2015〕10号

 

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090号提案答复的函

 

符士勇委员:

你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几点意见》(第2015090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你的建议十分中肯,我们也感同身受。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涌入、国内毒品蔓延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台州已列为全国毒情百城重点区域之一,也是全国毒品重点治理的城市,我区作为台州城区之一,同样存在毒品消费扩大化,毒情蔓延加速化,毒品犯罪复杂化的趋势。家庭的不幸、社会的冷漠、道德的缺失,更是使一些不明是非的青少年在迷惑与消极中追求麻醉与刺激,最终成为毒品的牺牲品。据统计,2004以来我区因吸毒导致死亡的有12人,死亡时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其中年龄最小的22周岁。截至今年4月,我区在控吸毒人员1746人中,35周岁以下的就有1471人,占总数的84.2%。在2001年以前我区查获18岁以下的吸毒人员仅2人,而截止今日,我区首次查获的未成年吸毒人员就有115人,我区查获过最小的吸毒在校生年龄仅为14周岁。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的毒品预防宣传工作。一是联合教育部门大力开展毒品知识进校园活动。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打击为辅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内通过禁毒知识讲座、摆放禁毒宣传牌、发放禁毒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开展毒品宣传,以最大力度向在校生宣传禁毒知识。同时为提高在校师生对禁毒知识的认识,我们还组织了中小学禁毒征文、禁毒漫画、禁毒课件等比赛,将禁毒知识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二是多部门联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禁毒知识宣传。1、联合乡镇街道在村居主要集中地通过悬挂禁毒宣传图片、张贴禁毒宣传标语、设立禁毒咨询台、发放禁毒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宣传。2、联合团委、教育部门发起禁毒志愿者招募活动,积极推进禁毒青少年志愿者行动,面向全区教师、医生、在校生、学生家长公开招募并组成禁毒志愿者服务队,面向家庭、面向未成年人,大力宣传禁毒有关知识,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毒品诱惑。

二、对于未成年人涉毒案件实行专人专案,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对于已经涉毒犯罪的未成年人,我们以保护其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以预防其再违法、犯罪为目的,秉承着重教育、重感化、重挽救、轻惩罚的方针,实行专人负责的办案理念。截至目前,我区本地籍吸毒人员查获时年龄最小的为14周岁。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我们采取了专人负责的办案措施,并要求建立未成年人个人独立档案,在办案过程中更是坚持保护其隐私为原则,同时通过面对面谈话的形式,感化和教育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对未成年人戒毒期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转化小组。该小组由亲属、民警、老师、社工、社区干部等人组成。面对日益严峻的未成年人涉毒问题,我们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毒行为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加大禁毒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禁毒意识。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全民的禁毒意识是禁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联合宣传、教育等部门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禁毒宣传和禁毒预防教育,使每个家庭都能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地教育孩子要远离毒品。同时要把学校作为教育未成年人反毒、防毒的主要阵地,把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让他们清楚了解毒品犯罪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什么危害,达到让未成年人不去错用、误用、试用毒品,主动避开毒品,以减少吸毒现象的发生。

二、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要加大打击力度,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宾馆、出租房、酒吧、舞厅等场所是新型毒品滋生蔓延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加大对这些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对涉毒、容留吸毒场所坚决查处,使毒品和吸毒人员无处藏身。未成年人因其年幼无知,容易被人引诱和利用。因此,要加大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吸毒、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禁止在校园周边开设游戏厅(室)和娱乐场所,有效遏制小摊小贩违规摆摊设点,甚至出售黄、赌、毒书刊及物品。派出所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控制工作,及时处理校园周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涉毒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对于已经涉毒的未成年人不能歧视,而是要坚持“教育挽救”的方针,戒毒期间要给以特殊关爱,注重心理辅导,帮助其彻底切断对毒品的心理依赖,让戒毒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勇气面对社会。一是建立个性化档案。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帮教措施,档案由辖区社工保存。二是建立常规帮教机制。针对每名未成年人建立一个涉毒未成年人帮教小组;每月与未成年人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年年底寄一份励志资料给家长,寄一张写有励志祝福语的贺年卡给未成年人;每年至少带领未成年人开展一次禁毒宣传活动;每年至少召集未成年人开一次座谈会。三是建立个性化帮教机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帮教方案。例如针对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且有工作意愿的,帮教小组可帮助联系帮教安置点等单位,安排工作;针对尚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要尽量劝其返校;针对有心理障碍的未成年人,安排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等。

预防未成年人涉毒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个人的发展前途、家庭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吸毒。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构筑起三道坚固的防线,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无毒”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受到积极的引导和熏陶,才可以在根源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毒。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禁毒大队

联 系 人:滕文伟

联系电话:84205679

联系单位: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办公室

联 系 人:邱正锋

    联系电话:84205526

    邮    编:318020

 

 

 

 

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

2015年6月3日

 

 

 

 

抄 送:区政协提案委、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办公室     2015年6月3日印发

     黄公函〔2015〕10号

 

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090号提案答复的函

 

符士勇委员:

你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几点意见》(第2015090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你的建议十分中肯,我们也感同身受。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涌入、国内毒品蔓延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台州已列为全国毒情百城重点区域之一,也是全国毒品重点治理的城市,我区作为台州城区之一,同样存在毒品消费扩大化,毒情蔓延加速化,毒品犯罪复杂化的趋势。家庭的不幸、社会的冷漠、道德的缺失,更是使一些不明是非的青少年在迷惑与消极中追求麻醉与刺激,最终成为毒品的牺牲品。据统计,2004以来我区因吸毒导致死亡的有12人,死亡时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其中年龄最小的22周岁。截至今年4月,我区在控吸毒人员1746人中,35周岁以下的就有1471人,占总数的84.2%。在2001年以前我区查获18岁以下的吸毒人员仅2人,而截止今日,我区首次查获的未成年吸毒人员就有115人,我区查获过最小的吸毒在校生年龄仅为14周岁。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的毒品预防宣传工作。一是联合教育部门大力开展毒品知识进校园活动。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打击为辅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内通过禁毒知识讲座、摆放禁毒宣传牌、发放禁毒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开展毒品宣传,以最大力度向在校生宣传禁毒知识。同时为提高在校师生对禁毒知识的认识,我们还组织了中小学禁毒征文、禁毒漫画、禁毒课件等比赛,将禁毒知识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二是多部门联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禁毒知识宣传。1、联合乡镇街道在村居主要集中地通过悬挂禁毒宣传图片、张贴禁毒宣传标语、设立禁毒咨询台、发放禁毒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宣传。2、联合团委、教育部门发起禁毒志愿者招募活动,积极推进禁毒青少年志愿者行动,面向全区教师、医生、在校生、学生家长公开招募并组成禁毒志愿者服务队,面向家庭、面向未成年人,大力宣传禁毒有关知识,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毒品诱惑。

二、对于未成年人涉毒案件实行专人专案,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对于已经涉毒犯罪的未成年人,我们以保护其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以预防其再违法、犯罪为目的,秉承着重教育、重感化、重挽救、轻惩罚的方针,实行专人负责的办案理念。截至目前,我区本地籍吸毒人员查获时年龄最小的为14周岁。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我们采取了专人负责的办案措施,并要求建立未成年人个人独立档案,在办案过程中更是坚持保护其隐私为原则,同时通过面对面谈话的形式,感化和教育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对未成年人戒毒期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转化小组。该小组由亲属、民警、老师、社工、社区干部等人组成。面对日益严峻的未成年人涉毒问题,我们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毒行为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加大禁毒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禁毒意识。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全民的禁毒意识是禁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联合宣传、教育等部门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禁毒宣传和禁毒预防教育,使每个家庭都能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地教育孩子要远离毒品。同时要把学校作为教育未成年人反毒、防毒的主要阵地,把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让他们清楚了解毒品犯罪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什么危害,达到让未成年人不去错用、误用、试用毒品,主动避开毒品,以减少吸毒现象的发生。

二、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要加大打击力度,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宾馆、出租房、酒吧、舞厅等场所是新型毒品滋生蔓延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加大对这些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对涉毒、容留吸毒场所坚决查处,使毒品和吸毒人员无处藏身。未成年人因其年幼无知,容易被人引诱和利用。因此,要加大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吸毒、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禁止在校园周边开设游戏厅(室)和娱乐场所,有效遏制小摊小贩违规摆摊设点,甚至出售黄、赌、毒书刊及物品。派出所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控制工作,及时处理校园周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涉毒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对于已经涉毒的未成年人不能歧视,而是要坚持“教育挽救”的方针,戒毒期间要给以特殊关爱,注重心理辅导,帮助其彻底切断对毒品的心理依赖,让戒毒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勇气面对社会。一是建立个性化档案。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帮教措施,档案由辖区社工保存。二是建立常规帮教机制。针对每名未成年人建立一个涉毒未成年人帮教小组;每月与未成年人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年年底寄一份励志资料给家长,寄一张写有励志祝福语的贺年卡给未成年人;每年至少带领未成年人开展一次禁毒宣传活动;每年至少召集未成年人开一次座谈会。三是建立个性化帮教机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帮教方案。例如针对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且有工作意愿的,帮教小组可帮助联系帮教安置点等单位,安排工作;针对尚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要尽量劝其返校;针对有心理障碍的未成年人,安排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等。

预防未成年人涉毒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个人的发展前途、家庭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吸毒。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构筑起三道坚固的防线,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无毒”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受到积极的引导和熏陶,才可以在根源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毒。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禁毒大队

联 系 人:滕文伟

联系电话:84205679

联系单位: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办公室

联 系 人:邱正锋

    联系电话:84205526

    邮    编:318020

 

 

 

 

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

2015年6月3日

 

 

 

 

抄 送:区政协提案委、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办公室     2015年6月3日印发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