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14-04-29 09:46   来源: 黄岩区 字体:[ ]

黄岩区统计局

2014年2月20日



2013年,黄岩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多城同创”为契机,深入开展“三比三看论英雄、比学赶超争上游”等活动,努力克服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5.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0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156.4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55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2:51.9:42.9调整为4.9:51.1:44.0。人均生产总值50798元,比上年增长6.9%,按年平均汇率折算8203美元。
二、农 业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2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下同)。其中,农业产值17.24亿元,增长2.2%;林业产值0.32亿元,下降8.6%;牧业产值2.54亿元,增长8.3%;渔业产值0.31亿元,增长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7亿元,增长5.7%。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9583公顷,比上年增长0.3%,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8279公顷,增长0.8%;蔬菜面积9350公顷,增长0.7%;水果总面积10355公顷,下降1.1%,其中果用瓜面积529公顷,下降5.4%。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42.3:57.7。全年粮食总产量4.73万吨,比上年下降4.1%;蔬菜产量26.5万吨,下降2.1%;水果总产量11万吨,下降2.9%,其中果用瓜产量1.56万吨,下降5.8%。
林业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155公顷,增长9.9%。未成林抚育面积618公顷,增长9.2%;成林抚育面积528公顷,下降1.5%;低产林改造面积52公顷,增长73.3%。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093公顷,下降1.9%。林产品中竹笋干产量363吨,与去年持平;板栗134吨,比去年下降4.3%。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7829吨,比上年增长1.9%;奶类产量2116吨,下降15.6%;禽蛋产量4540吨,增长2.9%。年末生猪存栏6.35万只,增长7.8%,出栏7.02万只,增长3.9%;家禽存栏51.95万只,增长1.1%,出栏61.9万只,下降1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趋缓。2013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5.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下同)350家,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3.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7%。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9.8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66亿元,增长6.2%;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33.09亿元,增长7.9%;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1.38亿元,增长3.6%。轻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9%,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8.34亿元,比上年增长4.3%,轻重工业比重为47.5:52.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0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新产品产值率为31.0%。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利润总额17.58亿元,比上年增长0.8%。亏损企业数47家,亏损面达13.4%,亏损额2.29亿元,比上年增长30.0%。
建筑业增长平稳。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完成工业性投资4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按三次产业分: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7.7亿元,比上年增长9.0%;民间投资79.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房地产投资高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7.2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商品房施工面积108.3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0%,房屋竣工面积8.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1.8%。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商品房销售面积17.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6%。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总体稳健。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66亿元,比上年下降1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1.2%,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下降8.0%。
商品交易市场平稳发展。全区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9个,生产资料市场8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个,共1359个摊位,实现成交额11.26亿元。
旅游业较快增长。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4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1.46万人次,增长23.7%。实现旅游总收入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海外旅游总收入527.83万美元,增长15.9%。年末全区共有星级饭店4家,客房627间,床位993张,旅行社19家。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形势向好。2013年全区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21.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0%,增幅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全年自营出口总额20.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增幅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外贸企业出口4.41亿美元,增长92.7%;三资企业出口0.93亿美元,下降5.0%;生产企业出口15.11亿美元,增长0.2%。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6.5亿美元,增长5.8%;加工贸易2.14亿元,比上年下降21.5%。主要出口产品中,塑料制品和工艺礼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23.4%和15.9%;机械电器和小型车辆及配件出口受损,分别下降0.6%和7.2%。
2013年,全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当年协议利用外资435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09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缓慢。全年全社会货运量达3066万吨,比上年增长1.8%;完成货物周转量136.5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其中公路运输50.44亿吨公里,增长2.2%;水上运输86.1亿吨公里,增长2.7%。全年全社会客运量达4650万人,比上年下降3.9%;旅客周转量为12.09亿人公里,下降2.5%。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63万吨,比上年增长5.2%。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达120755辆,比上年净增16155辆,其中私人汽车104345辆,比上年增加15028辆。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全区邮电业务收入达7.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完成电信业务收入7.42亿元,增长4.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8.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6.85万户。随着互联网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民数量大增,年末全区移动互联网用户达54.61万户,比上年增长12.8%;宽带用户16.46万户,比上年增长19.9%。。
八、金 融 业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201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507.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存款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7.89亿元,增长13.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4.87亿元,增长9.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2.73亿元,增长18.7%;中长期贷款余额90.29亿元,增长2.3%。年未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70.0%,不良贷款率为0.73%,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
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511.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308.99亿元,增长13.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8.65亿元,增长10.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迈上新台阶。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34.7%。全区认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台州市自主创新(项目)试点企业1家;有6家企业通过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公示,9家企业通过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公示。全区专利申请量 2740件,比上年增长15.6%,专利授权量2138件,比上年增长1.7%;发明专利申请量275件,比上年增长45.5%,授权量131件,比上年增长22.4%,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量的比重由上年的5.1%提高到6.1%。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普通小学28所,在校生4.4万人;普通中学31所,在校生2.6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69万人。我区不断加强幼儿教育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和合格率,继续提高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入学率。全区幼儿入园率达98.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8.6%和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0%,高中段毛入学率98.5%。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区共拥有在教职工6539人,其中专任教师4798人。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0.9%;初中本科以上学历达93.6%;普高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以重大节日庆典为载体,组织举办了“2013年新年戏曲晚会”、“区第十二届社区艺术节暨春节广场文艺展演”、“区第十六届新春音乐会暨张觉平师生音乐会”、“第七届邻居节启动仪式广场文艺演出”、“全区文化礼堂建设暨优秀文艺团队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了第五届未成年读书节“青春作伴好读书”征文比赛活动和10期黄岩文化论坛暨“九峰书院大讲堂”。年末全区共有文化站19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达16.9万册,其中图书15.9万册。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9.0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有户17.6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8.6%。
医疗事业稳步推进。2013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283家,床位数1930张;卫生技术人员37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1382人,注册护士1114人。妇幼保健工作扎实有效,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100%,婴儿死亡率2.7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5863人。全区有8701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率达100%,献血量为1740.2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假日体育活动,举办了中国象棋、围棋、台球、门球、桥牌、乒乓球、足球、冬泳、网球等群体活动;参加2013年全国健身秧歌及健身腰鼓大赛,参赛节目《永宁欢歌》和《橘乡康乐颂》获得自选组和规定套路的两个金奖和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凌霄杯”第五届台州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乒乓球比赛,取得科级男子双打第六,科级团体第四的好成绩。组队参加义乌浙江省第二届体育大会木兰拳比赛,获得1银2铜的好成绩。参加十二届辽宁全运会决赛,特别是李广源所在的团队浙江队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以小组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并夺得决赛金牌,这是黄岩历史上第一块全运会金牌,也是台州市在本届全运会的唯一一块金牌。同时,李广源还以55秒79的成绩获得了仰泳200米项目第四名。2013年,我区运动员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获全国比赛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1枚。省级比赛金牌41枚、银牌44枚、铜牌47枚。市级比赛金牌54枚、银牌41枚、铜牌21枚。
十一 、能耗和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13年,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3.07%,万元GDP电耗比上年上升0.6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0.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0%,其中工业用电量22.65亿千瓦时,增长7.6%;居民生活用电量4.66亿千瓦时,增长9.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预计分别削减22.1%、1.84%、10.2%、13.7%。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9.12%,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十二、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2013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0.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0.46万人,女性人口29.8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 50.5%和49.5%。全年共出生5361人,死亡3889人。人口出生率8.9‰,人口死亡率6.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4‰。
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89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04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608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
人才和就业招聘工作有效开展。全年人事劳动部门共组织、参加6场大型人才与就业招聘会,特别是远赴北京、武汉等地引进专业性人才。组织全区80多家企业参加网上人才招聘会,免费发布就业岗位800余个。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区有18.24万人参加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8.1%,其中在职职工15.72万人,离退休人员2.5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7.2%;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06万人,增长6.4%;全区有13.2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增长15.9%;有24.4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增长4.5%;有7.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增长15.4%。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2013年,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48个,床位4495张,年末在院人数达2762人。抚恤、补助优扶对象人数983人,优待优抚对象540户。定期社会救济对象6605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715.9万元。
居民生活稳步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19元,比上年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6216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586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12900元,比上年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2年的2.21倍缩小到2.19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7.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8%。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生活用汽车46辆和30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